文章報導
Stories

精選文章
首頁 / 精選文章

2019-02-01

徐漢萌

《徐漢萌 足跡踏遍四大賽的專業防護員》
 

所謂行行出狀元!他既非選手、也不是教練,更沒當過裁判或記者,但四大滿貫賽他全部去過;國內各種大小網賽,從菜市場盃到海碩盃、甚至亞運會、青年奧運也都有過他的身影,足跡可說遍佈海內外,並以專業知識與親和力贏得尊敬。
 

正在安定國中進行的青少年網球冬季訓練營,來自廣州星河灣職網俱樂部的教練團隊中,有一位來自台南的運動物理治療師、也就是運動場上的防護員:徐漢萌,除了在現場提供小將們必要的協助,晚上還會輪流幫選手按摩,紓解連日練球和體能訓練所帶來的肌肉酸痛和疲憊。
 

10天前剛過35歲生日的徐漢萌,從大學到現在,人生有將近一半時間都離不開運動物理治療這塊領域。三年前,他被網羅至星河灣俱樂部,經常陪同職業選手征戰全球,開啟和其他防護員不一樣的閱歷。
 

馬偉開說:「要在我這工作,除了一定得具備專業知識外,最重要的必須得到我的信任 ,和選手相處融洽也很重要。」 所謂得到信任,馬偉開強調:「就是我想到或是沒想到的,他都要想到,並且能夠做到。」
 

徐漢萌大學時就讀的是慈濟技術學院物理治療系,也就是現在的慈濟科技大學,由於大學時期很愛打網球,也多次參加東方錶盃大專排名賽,只是球技不夠出類拔萃,「我成績最好只打過雙打十六強,不曾晉級八強,所以從沒拿過錶。」徐漢萌遺憾地說。
 

大學畢業服完11個月兵役後,徐漢萌立刻投入物理治療師的工作行列,他還記得:「我好像是在週六退伍,周日休息一天,周一就開始上班。」起初,徐漢萌在北醫及私人診所替人治療,雖然朝九晚五的生活還算規律,但工作時間一直都很忙,「病人不停地進來要我治療,會感覺很累。」
 

徐漢萌第一次擔任防護員的運動不是網球,而是跆拳道,而他第一次擔任網球賽的防護工作,則是在台南的一個地方性比賽,「好像是一個菜市場盃,名稱忘了。之後王凌華老師問我想不想去幫忙一些網協辦的比賽,我才一腳踏入真正的網球防護員這一塊。」
 

這些年來,網協辦的大小比賽徐漢萌幾乎無役不與,各種菜市場盃不算,青少年A、B、C級賽、全排、壯排、ITF國際青少年賽、男女海碩盃、三太子盃、台維斯盃、世少、世青,連2014仁川亞運、2018阿根廷青奧,都可看到徐漢萌周旋在選手身邊的影子。
 

甚至,只能由女防護員出任的聯邦盃,徐漢萌都沾得上邊,他笑說:「2014哈薩克聯邦盃是我太太蔡穎儀擔任防護員,我算不算也有份呢?」由於夫妻倆從事相同行業,完全明白這份工作其中的甘苦,所以蔡穎儀非常支持先生西漂大陸的決定,兩歲大女兒的照顧責任也都由她一肩扛起。
 

徐漢萌說:「太太平常也要上班,小孩都是由外婆照顧,實在謝謝丈母娘他們。」此外,徐漢萌也十分感謝馬偉開知道他有家庭要養,所以每隔幾周,就會放他回家省親7天,「其實,在星河灣的年薪,和我以前在醫院及診所賺的錢差不多,不同的是,星河灣放假的時間反而比較多,也能增廣我的見聞。」
 

事實上,徐漢萌是在2013年底辭去醫院物理治療師的工作,決定專職投入網球防護員工作,只是他的滿腔熱血和期待,竟在隔年初第一份工作便遭遇重挫,不但被人擺了四周臉色,還在鏡頭前被痛罵,一度讓他心灰意冷,懷疑人生意義?「當時我告訴自己,要永遠脫離網球,不想再聽到有關網球的任何聲音。」
 

結束不開心的南半球之旅,徐漢萌心中糾結兩個月後,一哥盧彥勳再度找上門來,和他討論下半年有關征戰亞運以及要他協助冬訓的相關事宜。就在前進仁川之後,徐漢萌重新恢復信心,繼續在台北海碩盃服務眾多職業女將,也因為他的專業態度,讓馬偉開看見他的優點。
 

2015年台北海碩盃是徐漢萌在小巨蛋服務7年中的第4年,比賽結束,馬偉開聽了香港女將張玲建議,詢問徐漢萌有無來星河灣工作的意願,經過與太太討論,徐漢萌決定放手一搏,他回憶:「我本來根本不知道馬偉開是誰,是問了盧彥勳才發現他是大名鼎鼎的國際教練。」
 

徐漢萌表示,當時之所以願意來星河灣工作,主要是以前都是在球賽中服務,沒有跟過個人,而星河灣的主要任務就是陪伴選手到各地比賽,「因為我很好奇陪選手出國比賽倒底有何感覺,所以想來試看看。」
 

2016年,徐漢萌正式展開西漂工作,第一年就隨著星河灣職業女將前進法網、溫布頓、美網三個大賽,2017年又到了法網,再加上當年不愉快的澳網之旅,三年間,徐漢萌已完成四大滿貫的拼圖,重點是自己沒花一毛錢,而且還累積不少有錢買不到的經歷。
 

從事運動防護以來,由於沒有顯赫的學校學歷當背景,也沒有太多亨通的人際關係可以運作,從以前到現在,徐漢萌都是靠著自己一雙手打拼出現有成就,而目前所有與網球相關的賽事,他只剩下奧運和世大運沒有去過,「當然最想去的是奧運,雖然我知道奧運每位防護員都想去,也必須擁有一些關係或背景,但我還是希望未來能有機會靠著自己的專業能力完成奧運夢想。」徐漢萌期待。

Copyright © 2018 四維體育推廣教育基金會 Four Pillars Athletics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

Back To Top